创新药ETF(159992)紧密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该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按照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从“新时尚”到“新日常”
他们用坚守,将绿美南京“种进”群众心田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自2020年11月1日正式施行《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南京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垃圾分类成为构筑美丽南京基层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推进、深入实施,离不开一支支无私奉献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他们用默默无闻的行动构筑起城市巨大的改变。从“新时尚”到“新日常”,垃圾分类已蔚然成风,绿美南京正一点一滴“种进”群众的心中。
“小手”拉“大手”
党建宣传引领人心
拉横幅、贴海报、设置文化墙……在南京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指南。作为农村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村,双游村率先于南者自然村进行试点,并于2019年由点到面对行政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实现全覆盖。经过多番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但仍存在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参与垃圾分类自主性不强、将垃圾混投的现象。
“2023年,村里充分依托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聘请退休妇女主任,逐村入户检查,创新建立垃圾分类交流微信群,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探索出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方式。”据双游村党总支书记诸新良介绍,村委会定期对群里分享的垃圾分类照片进行审核,分类正确的进行登记,分类不正确的及时进行纠正,每周评选出10户垃圾分类示范户,奖励小礼品;再从10户垃圾分类示范户中选出2户分类次数最多且分类正确的示范户,发放垃圾分类示范家庭流动锦旗,增强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邺区兴隆街道香山路社区成立了由党员、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垃圾分类“香山一家亲”红色管家服务队,带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环保。苍山路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常态化“社区微宣传”“课堂微宣讲”“桶边微指导”“上门微行动”等活动。截至目前,苍山路社区共组织40余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垃圾分类志愿者人数已达140余人。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时长累计达100余小时,覆盖7个小区。江苏省垃圾分类达人严雪莲走进校园,宣传垃圾分类并赠送书签给学生。
此外,苍山路社区还利用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及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和科普基地,开展一系列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和课外教育活动。“我们组织了‘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如垃圾分类的知识讲座、实践指导、游戏等,通过生动有趣的交互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进家庭’中,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广场宣传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垃圾。”苍山路社区书记汤英霞告诉记者,社区还设立了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和科普基地,供居民和青少年参观学习,通过这类体验活动,大家可以亲身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原理、分类方法以及分类器具的使用,增强自己的分类能力和意识。
“独唱”变“合唱”
以身作则创新分类模式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六合区程桥街道桂花村的居民对此感受颇深。
“我们的村民,已经学会从‘要他分’到‘主动分’,从‘现场分’到‘在家分好拿下楼’,从‘保洁员二次四分’到‘自己主动把垃圾分好投放到分类桶里’了。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保洁员们也减负了,大家通过垃圾分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程桥街道桂花村副主任贾明山说。
据贾明山介绍,桂花村共有1100户、4050名村民,实施垃圾分类后,每年其他垃圾产生量约350吨,减量率为17%。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桂花村多措并举,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进村民自治,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提升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质量,共同营造幸福生活。
付邦海是桂花村的一名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自从桂花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他主动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身体力行地为桂花村服务,向居民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和垃圾分类知识。走家串户、不厌其烦地给村民讲解政策,手把手教村民进行分类已成为他的日常。“在清理垃圾堆时,苍蝇、蚊子直往脸上飞,他也顾不上恶臭的垃圾和乱飞的蚊蝇,把桶里的垃圾倒出来,一件一件亲自分拣,给我们演示正确的分类方法。”一名桂花村的村民说。
“2021年的一天凌晨,一通电话把我吵醒,我冒雨直奔文体西村13幢南侧的垃圾收集点,见到了打电话的居民。他一阵讨伐说,垃圾扔在收集点外面,太脏太臭了,来扔个垃圾,这里的路牙也差点让人滑倒,还有清运垃圾的师傅,每天凌晨四五点就来了,咣啷咣啷的,还让不让人睡了?他嗓门大、性子急、话难听,我一下子就火烧脑门。”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讲述了社区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将一名“杠精”居民变为“铁杆支持者”的故事。
“但是,作为社区书记,首要任务是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回到社区,我仔细想了想这名居民的诉求,还是有道理的,便立刻行动起来。”为了改变居民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蔡瑛瑛与同事们督促垃圾分类指导员日常提醒居民准确投放,组织党员常态化参与各种分类宣传活动,召开交流会,为提高分类质效出点子、想办法,营造文明分类的浓厚氛围。三周以后,该收集点再也没有出现垃圾乱丢的现象。她又联系了垃圾清运师傅,与他沟通调整清运时间,从凌晨四五点改成早上六点多,让居民在清晨也能睡个好觉。
“我还带上网格员、物业实地勘查、入户走访、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该居民一起讨论改造方案,当晚他发来了省级示范达标小区利民村收集点的照片。随后,我主动与建邺区政府办对接,认领‘书记项目’,达成共建意向。在‘亭改房’升级改造中,这名居民用他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不少被采纳到改造方案中。我们把收集点旁的窨井移动了位置,增设了排水口,去除了路牙。这名居民看到改造后的收集点,连声称赞,表示以后也要做垃圾分类的支持者。”蔡瑛瑛说。
从城镇到乡村,这群认真负责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发挥着“润滑剂”和“催化剂”作用,让垃圾分类渐渐成为南京居民的“肌肉记忆”,“新时尚”变成“新日常”。
“小步”迈“大步”
协同治理绿色家园
一方庭院,窗明几净,花果飘香,四季常绿。金秋时节,走进高淳区固城街道新港、固城、游山、禅林山、秀山、漕塘等村,处处秀美如画,家家争创“美丽庭院”,人居环境日渐提升,乡村文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为了组织动员辖区广大妇女及家庭参与整治美化人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固城街道各村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妇联执委带头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分类指导、示范先行,通过加大宣传、专题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从“一花一草”“一景一物”“一砖一瓦”入手,助力乡村庭院美化改造,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庭院”深入创建。
其中,游山村以小家为起点,采用奖励积分的方式,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美丽庭院”建设紧密结合,促使农户自发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促进“美丽庭院”长效发展。通过引入固城街道首家垃圾分类“慧系统”,利用手机App实时追踪居民垃圾分类情况,确保分类工作有效执行,“美丽庭院”建设落到实处。
在南京,以“小步”迈“大步”,协同治理绿色家园的故事还发生在许多社区。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小卫街社区书记张晔在和居民沟通协商后,实行积分制奖励办法,让社区居民在兑换奖励的潜移默化推动下,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使小区环境发生显著改善。
聚焦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撬动民生大事。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廖家巷社区2号、2-1号小区曾经是让居民“头疼”的地方,整个院落管理缺位,内部环境脏乱,垃圾分类质量堪忧。
廖家巷社区书记戴喜琳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了廖家巷2号、2-1号、2-4号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居民意见并分类归纳,总结出三个主要需求。即全面落实物业管理,加强院落卫生保洁;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功能,及时维修投口;在廖家巷2-4号增加垃圾分类投放设备,缩短居民垃圾投放行程。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对接街道垃分办、城管执法中队以及物业办,共同商议初步的工作推进方案。例如,在“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中,街道垃分办和城管执法中队根据检查结果,在小区公示《生活垃圾拒收告知书》,要求保洁中队进行“贴桶”拒收,以短时间的脏乱、满溢“阵痛”警醒更多居民,同时持续与辖区单位驻点办公室负责人乃至其领导反映问题,进而真正将管理压力传递到内部。
“我们希望以点带面,不断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真正实现成果共享。”戴喜琳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积极打造“e家亲”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吸纳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中退休职工,多次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垃圾分类微宣传、微宣讲活动,组织服务队到垃圾分类收集点开展“桶边指导”,持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垃圾分类氛围不断浓厚。
站在南京实行垃圾分类4周年的新起点,南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用心、用情,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共建最美绿色家园。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孙海燕)
扫一扫互联网股票配资网,视频更精彩
发布于: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