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公众号内容预计主要为读书笔记、个人观察&思考、行业&策略研究等股票多少钱可以配资,仅为个人学习和记录使用。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一起交流探讨,如有错误,烦请批评指正~
目 录
1 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
1.1 股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1.2 股票怎么定价?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1.3 有效市场假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投资机会如何产生?
2.1 寻找错误定价(寻找超预期)
2.2 超预期的四大类别
3 证券研究的境界
3.1 证券研究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3.2 研究报告的五大要素
4 其他
4.1 一些有意思的论断
4.2 股票定价和实物资产定价的区别?经济不好股市就一定不好吗?
1 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
1.1 股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投资者为什么买股票?想赚钱。股市怎么赚钱?低买高卖。所以根据第一性原理,我们作为投资者研究股票,最亟需解决股票的定价问题。
1.2 股票怎么定价?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理论上看,公司的市值是其未来产生的所有现金流的折现。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是最基础的DCF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它的假设是股票市值等于公司未来所有股息贴现之和。通俗来说是,把公司拥有者未来能分到的钱,换算到现在值多少钱。
图片
图1 根据分红发放的不同,DDM有三种类型
存在于人内心世界的DDM模型:投资者会根据客观世界的宏观、行业、公司等层面的信息,在内心世界对某只股票未来的现金流(成长性)和折现率(确定性)形成自己的预期,进而得到内心评判的某只股票的价值。
图片
图2 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一个人模型)
但是上述提到的是股票的理论价值,而非股票系统真实交易中股票的价格。
存在于交易系统的价格撮合:市场上该股票的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最后会形成一个价值区间。交易系统的撮合使得这个区间里有两个投资者的报价成交,从而使得价格指向这个区间中的某个点。随着交易连续的进行,价格不断围绕着区间波动,与此同时,区间的大小、投资者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导致价值区间不断波动。所以,股价本质上是人们的价值区间的整体波动和股价在区间内波动的叠加。
图片
图3 股价本质上是人们的价值区间的整体波动和股价在区间内波动的叠加
1.3 有效市场假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效市场假说是金融学奠基理论之一,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提出。该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证券价格中,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来超额收益。
股票市场的涨跌大部分时候是有效市场假说在发挥作用,但是不是信息被反映到股价中,而是人们根据新的信息形成的新预期被反映到股价中。股市表现不好是因为人们对经济未来的预期下移被反映到股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rice-in)。宁德时代股价表现不好是因为这只股票被透支了太多的业绩预期(有分析师把预测做到了2060年,这说明公司2060年前的增长已经被反映在股价)。而现在大家看新能源汽车都看智能化,没什么人吹电动化,是因为虽然现在电动化渗透率是30%,但其实股价里包含的预期已经是它未来到90%的预期了。但是目前智能化还处于百家争鸣局面,市场一致预期尚未形成。
2 投资机会如何产生?
2.1 寻找错误定价(寻找超预期)
当前股价P反映人们对未来预测的一致预期(各种市场力量交易出来的结果)。如果有投资人对未来的预期不一致,并且这个预期在未来会被人们接受,那么投资机会有可能会产生。
所以,其实我们不是在客观事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去买股票,而是在市场上有人对这只股票预期发生变化时去买股票(买在分歧时),在市场一致接受这个预期时,便是卖出该股票的时机(卖在一致预期时)。那么怎么知道现在市场是什么预期?和足够多的市场参与者聊天...
图片
图4 投资机会的形成
2.2 超预期的四大类别
根据DDM模型,可以用两大指标来衡量超预期:1)现金流;2)风险评价。卖方研究主要在做第二象限的事情,写报告让市场都相信今天会和昨天不一样。基金经理主要是在做一、四象限的事情,找到和市场其他参与者不同的预期,并且评估未来的风险会不会发生变化。
信息和逻辑是预期变化的主要来源。2x4=8,共有八种预期变化的路径,推票报告也有八种基础写法。信息构成的投资机会往往是短期,逻辑和竞争优势构成的机会大多是中长期。
图片
图5 基于价值的股票推荐的八种路径
3 证券研究的境界
3.1 证券研究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经济学(了解宏观和行业情况)、管理学(了解公司经营与管理)、会计学(能看懂财务业绩的符号表达)、金融学(给公司估值并落实到投资行为)。
具备这些具体能力后,最后需要回归哲学,参悟智慧,参悟投资的艺术(大概是对别人内心的感知能力吧)。
图片
图6 证券研究的五大境界
3.2 研究报告的五大要素
1)投资建议;
2)我们掌握了什么样的超预期;
3)我们掌握了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信息或者逻辑从而可以得到这个超预期;
4)使超预期减小的催化剂是什么;
5)核心假定风险(不确定性)。
图片
图7 证券研究的2+1思维
4 其他
4.1 一些有意思的论断
1)市场极度有效时,预期思维没用,需要看交易思维。2)证券投资不可能靠赌某一条赛道永远取胜,只能灵活配置,成大事需要舍离一切执着。3)价值投资只是投资现象,并不是投资的本质。4)投资需要具备的心态:既不唯物也不唯心,或者说既唯物又唯心。
4.2 股票定价和实物资产定价的区别?经济不好股市就一定不好吗?
实物资产定价属于经济学范畴,理论基础是供需理论,定价客观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股票定价属于金融学范畴,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DDM模型、行为金融理论等,供需理论基本无效(无形商品的供给是无限的),定价较为主观,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
上市公司业绩上行是经济学问题(唯物),而上市公司股价上行是金融学问题(唯心)。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是经济学问题(唯物),而大盘怎么走是金融学问题(唯心)。两者走势可以说没有直接关系。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经济学家观察客观世界的变动,形成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动,进而形成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而金融学家观察各个经济学家的内心世界,最后做出投资建议。证券投资的关键是用自己的心看众人的心。但很多人犯的毛病是看了一圈众人的心后,反映的还是自己心。
写在后面:从事投资行业需要舍离执着之心,广泛学习天下108派武功股票多少钱可以配资,但是都不奉行,需要学会洞察人心和客观世界、形成自己的思想,达到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